English

欲罢不能听“热线”

1998-01-07 来源:光明日报 ■ 戴 烨 邹 波 我有话说

和几位朋友谈起现下时髦的广播直播手段———热线电话,感触颇多。当时,由于它体现了听众的参与性,一时独领广播风骚,形成了一股“热线热”。这之后随着最初新鲜感的渐渐退去,听众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明显的冷淡,像是咀嚼一块“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”的“鸡肋”,走进了一个欲罢不能的“圈子”。

听众欲“罢”热线电话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广播节目主持人自身的种种缺陷。具体来说,表现在四个方面。一是口齿不清、断句不当、错字别字、嗑嗑巴巴、哼哼哈哈,还有的大玩“港台调”唱“花腔”;二是知识积累不足,云里雾里、废话成堆、言不及义;三是驾驭节目能力偏低,当对方的谈话游离主题时往往不知所措,束手无策,无法及时予以引导,任其(口罗)嗦;四是品德修养不高,格调低下,为一味迎合少数听众的庸俗口味,不惜在电话中打情骂俏,甚至对个别偏激的观点、攻击性的言词不加制止,造成不良影响。凡此种种,久而久之,有的听众只好罢听。

社会的变革、竞争的加剧和生活本身的“矛盾”所形成的人生的困惑与奋斗、理想的冲突与搏斗、价值的扬弃与重建,使人性的丰富性、多样性、变异性充分地展现出来,造成了生活的色彩斑斓与扑朔迷离。因此,工作之余,被眼花缭乱的物质世界包围的人们,强烈地渴求一份参与外部世界的机会,以倾吐自己的喜怒哀乐,洞悉生活的法则。如此时代心理,面对还能关切人生情趣与社会生活秩序的“热线电话”,听众怎能一“关”了之,“一刀两断”呢?其实,这也是广播热线能热起来的根源之所在,生命力之所在。

应该说明,大众欲罢不能听热线,也许能让热线“侥幸存活”一时,但是,日久月长,终会使热线变冷,甚至令这种新生的直播方式消失。如果真因主持人低劣的水平驱逐了“听众”,那将是现代广播电台的悲哀。因此,电台除了紧跟时代、在节目定位上确立听众参与地位、继续开通反映人们生活探讨社会发展的“热线电话”外,探本求源,更应制定相关制度、规范和培养热线节目主持人。作为热线节目核心的主持人,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,不断对自己进行新知识“充电”。惟有如此,面对形形色色的热线听众,才能言众人心、动众人情、作众人友,才能让听众在高品位的“热线”享受中欲罢不能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